热搜词: 法国外长

“百万英才汇南粤”何以双向奔赴:解渴企业人才之需搭梯铺路青年成长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

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铭明

5 月 10 日," 百万英才汇南粤 " 制造业专场招聘活动(省内专场)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此次专场有 250 多家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现场招聘,线上多家企业同步进行招聘,吸引入场大学毕业生 8800 多人次,收到简历 6695 份。

人才供需对接 " 零距离 "

记者注意到,此次专场除设置线下招聘之外,还专门开设咨询服务区、职场赋能专区等。其中,大排长龙的职场赋能专区,既有一大批求职者在等待简历诊断、优化,也有一批求职者在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刘玉仁在现场跟专家聊了十几分钟,他告诉记者回去就会按照专家意见进一步细化简历。

现场的另一边,一批学生在投完简历后尝试起 AI 简历优化、VR 面试,分析简历和岗位的匹配度。华南理工大学大四学生满润涛告诉记者,自己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求职,过程中就关注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公众号、官网,学校就有专门 AI 面试配合求职培训,准备了几十份简历接连参加招聘会,最终拿到了 2 个录取通知。

与学生的火热投递相对应,企业也拿出了一批高薪岗位。来自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显示,此次招聘专场提供 30 万元以上年薪的企业有 30 多家,相关岗位超 140 个,招聘人数达到 710 多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岗位薪资、福利也吸引了大量简历投递。

" 我们薪资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应届硕士的年薪可给到 20 万元至 30 万元,博士可给到 50 万元到 70 万元。"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刘芳千告诉记者,公司还会给员工提供机会去读博,其间会提供高额的奖学金,帮员工实现就业和学历提升两不误。

" 百万英才汇南粤 " 系列招聘也帮助一批企业解决了发展的人才需求。在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甘韵怡看来," 百万英才汇南粤 " 打破了区域限制,让大量求职者能快速了解企业的产业实力,帮助企业吸引到全国范围的优秀人才,今年就已签约了数名硕博人才,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

企业大咖分享 " 成长经 "

学生踏入职场的转变,如何快速适应成长?又要着重培养哪些能力?此次专场不仅设置 " 职业发展诊疗间 "" 面试官会客室 " 让求职者深度了解企业,还邀请一批获得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代表、劳动模范分享职场 " 成长经 "。

" 我是 2006 年大学毕业的,在白云电气从车间实习做起到现在快二十年了。"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咏斌建议,无论是在校学生或是即将毕业的本硕博,要有三个 " 认 ",也就是认清行业大势、认准兴趣爱好、认真打造职业技能。

" 时势造就英雄,你一定要了解所学专业和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势;其次,所学的专业不一定就是将来自己的职业,要想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认清了行业大势、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之外,要用职场技能打造自己的一身‘铠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的核心竞争力。"

" 站在企业或者我自己二十年职业生涯的角度,我觉得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数理逻辑能力是非常需要的。" 程咏斌解释,在职场上打拼,很多时候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很多的重大科研项目都是整个团队凝聚集体智慧的结晶,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还要在沟通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 职场上可能有很多理所当然的想法,如果只是保持这种思维,在工作中是很难做出大的创新性的,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维。" 程咏斌最后强调,系统化思维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高度,工业制造尤其重视这点,建议职场新人要通过长时间的历练来提高数理逻辑能力。

编辑:邬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