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法国外长

“16+8”“生酮饮食”,网红减肥法究竟靠谱吗?

原创 上海新华医院 

以往我们听到这样一句戏言:春日不减肥,夏日徒伤悲。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如何甩掉秋冬增长的体重成了爱美人士当下的燃眉之急。

今年正逢我们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提出了“体重管理年”,强调体重管理的科学化,那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当下热门的减重方式,哪种才健康有效?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来明确一点,自己到底需要减重吗?我们先要掌握几个可以用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重的判断标准。

超重肥胖判断标准

身体质量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范围是18.5~23.9kg/㎡,24.0~27.9 kg/㎡超重,≥28.0 kg/㎡肥胖。当然这个判断标准根据年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比如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标准就会相对提高。所以“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并不合理。

腰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体脂率:男性体脂率超过25%或女性超过30%会被认为体脂过多。

不同于目前“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对于体重、腰围和体脂率在正常范围内的人群,我们提倡不应盲目追求过轻体重,维持适宜的体重,更有利于抵抗疾病风险。

“16+8”“5+2”轻断食

近期备受推崇的轻断食,也就是间歇性能量限制,是按照一定规律在规定时期内禁食或限制能量摄入的一种饮食模式。我们常听到的就是“16+8”和“5+2”饮食法。“16+8”是每天16小时断食,8小时正常饮食;“5+2”则是一周中5天正常饮食,另外非连续的2天需要将能量摄入控制在500~600千卡/天。

但轻断食的关键其实仍在于减少能量摄入,制造能量缺口,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

所谓的正常饮食并不代表着暴饮暴食、肆意进食。间歇性能量限制(轻断食)与持续性能量限制(我们通常提到的“管住嘴”的减重方式)在总能量限制保持相似时,减重效果相当。

轻断食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孕妇、哺乳期女性、青少年、胃肠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最好还是避免采用这种方法。

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也算位老网红了,是指在医学监督下的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通常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10%。生酮饮食之前常被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而后有人开始将其用于减重。

那看似有些极端的生酮饮食用来减重安全吗?

首先生酮饮食不同于传统的葡萄糖供能,它主要依靠燃烧脂肪供能,代谢会产生酮体,这就需要警惕酮症酸中毒的风险。通常在尝试其他减重饮食模式都无效后,才会考虑在营养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短期尝试,施行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酮体、血脂、肝肾功能、体成分的变化。

其次,长期应用生酮饮食,其安全性有待商榷,可能会引起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也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我们并不提倡长期使用这种饮食模式用于减重。

那大家不禁要问

到底怎么才能瘦下来?

我们提倡采用自己能坚持的饮食模式配合适当的体力活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运动),并通过适当的行为干预,来达到减重的目的。你可以寻求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协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减重方式,通过多方位的管理,达到理想的减重效果。

减重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希望我们可以助力你享受健康生活。

作者: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孙玉婷

审核: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朱婷玉、阮慧娟

参考文献:

1.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J]. 2021.DOI:10.12037/YXQY.2021.1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23(10):1237-1260. DOI:10.3760/cma.j.cn115610-20241017-00455.

科室介绍

上海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是全国十佳临床营养科、全国肠外营养工作先进单位,目前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科室获得国自然重大课题等科研项目16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科室具有营养支持,膳食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国内最早拥有独立NST团队的临床营养科。在合理营养支持、肠衰竭、肥胖、围孕产期营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介绍

原标题:《“16+8”“生酮饮食”,网红减肥法,减重方法靠谱吗?》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