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100 万的 Micro LED 电视, 离普通人还有多远?

画质无敌,优势尽显

MicroLED电视在画质方面堪称“天花板”级别。以三星110英寸MicroLED电视为例,它采用无机自发光技术,在蓝宝石晶石片上制作而成,这使得其使用寿命、效率、速度和可靠性都远超普通电视。其搭载的AI处理器,能独立控制两千多万颗微型LED芯片,极大地提升了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也能展现出丰富的深浅变化,带来细腻的微表现力。该电视支持HDR10、HDR10+技术,让画面无比逼真。

再看TCL在2024年3月发布的163英寸MicroLEDX11HMax,定价799999元。它拥有2488万多颗无机RGB自发光芯片,能实现超高的亮度和极强的色彩还原能力,呈现出的画面效果极为震撼。其超高峰值亮度达到10000nits,通过对MicroLED红绿蓝三色像素点入微级的亮度精控,实现了22bit超高色深,拥有400万级的色阶精控能力,使得画面色彩过渡自然,细节清晰可见。

从技术原理上讲,MicroLED融合了LCD和OLED的诸多优点,在发光效率、色域、寿命、柔性和能耗等方面表现出色。与OLED相比,MicroLED采用无机材料制造,解决了OLED屏幕寿命短、易烧屏的问题,同时能确保屏幕亮度、色域和对比度,屏幕理论寿命更长。而且,MicroLED电视在亮度上优势明显。OLED电视因烧屏风险,不敢长时间维持高亮,还设置了ABL自动亮度限制功能。而MicroLED不受此限制,画面更加明亮,在显示一些大场景、高亮画面时,能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比如阳光照耀下的沙滩、明亮璀璨的城市夜景等场景,MicroLED电视能让画面中的细节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夺目。

价格背后,成本难题待解

MicroLED电视之所以价格高昂,核心原因在于其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产业化制造面临诸多难题。其中,巨量转移工艺是最大的“拦路虎”。MicroLED需要将一个巴掌大的面积里数百万乃至上千万颗芯片先进行剥离,然后精准地将这些芯片一个个放置到指定位置,并且每块芯片的信号电和驱动基板还要完美联合在一起。这一过程对转移的效率和精度要求极高,而目前的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导致良率较低。在键合过程中,芯片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修复又是一个复杂且成本高昂的过程。市场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10-14英寸的Micr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大约在6000-100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43000-72000元),考虑到面板制造商的利润,出厂价格通常会比成本高出10%-20%。仅仅是中游的显示面板环节,就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当加上其他环节成本后,最终导致消费级终端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尽管TCL等品牌通过自身技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MicroLED电视的价格,但相比传统电视,其价格依然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与同样具有自发光特性的OLED电视相比,OLED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成本逐渐降低,市场上55英寸的OLED电视价格已经下探到数千元。而MicroLED电视,即使是尺寸较小的产品,价格也远远高于OLED电视。以三星为例,其89英寸MicroLED电视售价高达75万元,与之尺寸相近的OLED电视价格则要低得多。这使得MicroLED电视目前只能局限于高端小众市场,难以普及。

目标客户,高端小众群体

那么,究竟哪些人会花费100万元购买一台MicroLED电视呢?从市场反馈来看,主要是两类人群。一类是追求极致视听体验的超级富豪。对于他们来说,住房空间不是问题,追求生活品质和独一无二的体验是他们的消费诉求。MicroLED电视的超大尺寸和顶级画质,能为他们打造出如同私人影院般的极致观影环境。比如一些拥有超大别墅的富豪,他们的客厅空间宽敞,普通尺寸的电视无法满足其视觉需求,而100万元的MicroLED电视,无论是110英寸还是163英寸的超大屏幕,都能完美适配他们的居住环境,成为客厅中的视觉焦点,为他们带来震撼的视听享受。另一类是对显示技术有研究需求的企业或机构。例如,一些显示技术研发公司,他们购买MicroLED电视是为了深入研究其技术,学习其中先进的显示原理、芯片控制技术等,以便应用到自身的产品研发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

对于电视制造商而言,现阶段MicroLED电视更多的是作为展示自身技术实力的“名片”,通过推出高端的MicroLED电视,向外界传递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进而提升品牌形象,吸引高端消费者关注,推动其他产品线如MiniLED电视等高端产品的销售。以TCL为例,在推出MicroLEDX11HMax后,其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带动了旗下其他中高端电视产品的销量增长。

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MicroLED电视的成本有望降低。当效率、良率、修复这三大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后,MicroLED电视的价格或许能降到普通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但就目前而言,100万元的MicroLED电视,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技术的前沿和高端的象征,距离大众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选择一款价格亲民且性能不错的传统电视,如OLED电视、MiniLED电视等,或许是更为务实的选择。而对于那些追求极致、预算充足的高端消费者和技术研究机构来说,MicroLED电视所带来的极致体验和技术价值,让其高昂的价格变得似乎“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