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了解电池寿命, 是挑选增程车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增程式电动车型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在关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常规参数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隐藏的重要因素——电池的健康度。电池作为增程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到车辆的长期使用成本和残值率。尽管电池的健康度在电动车中至关重要,但关于增程车的电池寿命问题,行业内的讨论似乎并不够充分。

一项由中汽试炼场进行的测试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测试结果显示,在行驶了约十万公里后,服役满四年的增程车,其电池的衰减幅度较纯电动车高出近14个百分点,总体衰减率达到了25%。这一数据提醒我们,增程车型的电池寿命问题不容忽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复杂。由于现有增程车的电池容量相对较小,且普遍被当作纯电动模式使用,充电频繁且放电强度大,导致电池易于衰减。此外,增程车更容易被使用到电量较低的状态,比如10%或20%以下。

在这方面,上汽集团似乎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上汽旗下的智己汽车最近推出了一项名为“恒星超级增程技术”的创新方案,与宁德时代合作定制了66度的骁遥MAX电池,专门针对增程车的电池寿命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首先,在电池材料方面,智己汽车做出了关键性突破。他们采用了成本更高但性能更优的“高成本单晶三元材料”技术。传统电池的内部结构由无数微小的多晶颗粒组成,这些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磨损、破碎,从而导致电池容量下降。相比之下,单晶材料的内部结构更加完整,犹如一个一体化的晶体,能够在反复充放电循环后保持90%以上的结构完整性。这种材料不仅减少了内部不必要的化学副反应,而且表面更为光滑,能有效延缓衰减。

其次,单晶材料本身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和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这些底层技术的创新为电池寿命的延长提供了坚实基础。根据智己的测试,这种电池技术可以使电池寿命增加一倍。

然而,解决电池寿命问题不仅需要改进电池技术本身,还需要从用车环境上进行优化。智己汽车深刻理解这一点,因而在其增程车型中搭载了一块66kWh的大容量电池。这一容量几乎达到了纯电动车型的水平,可以提供超过450公里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

这一电池容量对日常用车场景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大多数城市通勤用户来说,每周的平均行驶里程大约为300公里。拥有450公里纯电续航能力的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意味着用户可以每周只需充电一次,甚至更长时间。这大大减少了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降低了电池的工作强度,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根据官方数据,智己的方案可以将月均充电次数减少60%以上,仅为传统增程车的三分之一。

更少的充电次数结合更耐用的电芯材料,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对电池寿命的焦虑。智己汽车通过技术创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长的纯电使用周期,还提升了车辆的整体可靠性和经济性。

总的来说,智己汽车通过对电池技术的革新和用车模式的优化,成功解决了增程车电池寿命问题。其即将推出的新一代智己LS6车型,将首次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为消费者带来颠覆性的用车体验。随着这款车型在8月15日的全球首发,我们期待它能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智己汽车不仅在技术上不断突破,还引领着行业对增程车电池健康度的关注。这样的努力,不仅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还在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不追求简单的参数竞争,而是从根本上为用户提供更佳的用车解决方案,这才是智己汽车带给市场的真正价值。让我们共同期待智己LS6的亮相,看看它将如何重新定义增程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