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法国外长

上海青少年书法学习园开园:少年以巨笔书写《祖国万岁》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精神气韵之中,沉淀着中华文化的基因;笔锋气格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美的理念。

在国际博物馆日之际,5月17日,地处上海豫园附近的胡问遂艺术馆内,由上海胡问遂艺术馆与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联合主办的上海青少年书法学习园正式开园, 面对青少年书法教育的“胡问遂书法研习班”也同时揭牌。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工艺书画团的孩子们在现场带来巨笔书法表演《祖国万岁》。

胡问遂(1918-1999年)是新中国早期书法教育的拓荒者。1950年代起,他协助书法家沈尹默创办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市书协前身),并在上海青年宫主持大型书法学习班,三年内培养学员超数千人,周慧珺、丁申阳等书坛名家皆受其启蒙。他编写的《大楷习字帖》《胡问遂行草字帖》等教材发行超百万册,成为几代人学书法的入门经典。

上海胡问遂艺术馆于2021年在黄浦区落成后,馆方一直以传播传统文化为己任,在中国书法传承上发挥作用。胡问遂艺术馆不仅举办了“首届胡问遂杯上海市学生书法大展”,还先后举办了“沈尹默书法展”“胡问遂及学生三代人书法展”等多个重要的书法大展,开设了几十次书法艺术讲座,书法培训已经拓展到校园。在连续举办三届“胡问遂杯”上海学生书法展的基础上,胡问遂艺术馆与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共同建立“上海青少年书法学习园”,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和系列展览展示,为学生提供切磋、交流、展示、提升的平台,开办“胡问遂书法研习班”,勉励上海市青少年弘扬书德书艺,翰墨薪传。

胡问遂艺术馆,“胡问遂杯”上海市学生书法展现场 澎湃新闻资料

在此前的“胡问遂杯”上海市学生书法展,很多幼龄的“书法作者”是首次在专业书法展览馆中展出自己的作品。如此前小高组金奖得主王谦恩书写了《千字文》。中学组金奖获得者孙瑜的获奖作品是《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取法米芾和“二王”,笔法丰富多变,全篇驾驭枯湿浓淡得宜。

上海青少年书法学习园开园式

在“上海青少年书法学习园”揭牌仪式上,来自上海荷花池幼儿园的余元和格致中学的沈诺,分享了他们的书法故事。从稚嫩的笔触,到日渐沉稳的运笔,不仅是技艺的进步,更是文化的传承,生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内涵。书法技艺的精进背后,是文化根脉在年轻一代心中的悄然生长。

由上海市政协原主席吴志明和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主任郑瑾为“胡问遂书法研习班”揭牌

上海市学生艺术团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工艺书画团带来巨笔书法表演《祖国万岁》,气势磅礴、笔酣墨饱的展演表达了青少年对祖国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少年们以腰为轴、以足运力,在巨幅大纸间挥洒泼墨,笔走龙蛇间,每一个字几乎都超过孩子们的身高。指导老师透露,挥动这支巨笔,需用全身力量控制:“孩子们苦练好几个月。”

这场表演,恰是黄浦区书法教育的缩影。从幼儿执笔到巨椽挥毫,不同年龄段的学子在此找到表达自我的方式。正如胡问遂艺术馆馆长胡考所言:“书法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学生们配合以巨笔书写《祖国万岁》现场

学生们巨笔书写《祖国万岁》完成后的现场

上海市黄浦区永安路幼儿园的5岁孩童们以及来自上海市近百名中小学的师生代表现场挥墨,共同执笔,与嘉宾互动书写,让书法艺术从“殿堂”走向“生活”,展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鲜活生命力。

第三届“胡问遂杯”金奖获得者小幼组陈礼、小高组林梓青现场书写

上海市黄浦区书法特色幼儿园“永安路幼儿园”学生现场书写

学生书写现场

展出作品现场

据胡问遂艺术馆执行馆长章尚敏介绍,“上海青少年书法学习园”启动开园后,今后将定期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培育少年对传统书法的热爱,传递城市人文之美,如在每年参加“胡问遂杯”上海学生书法展的优胜者中,选拔一批青少年书法人才,加入“胡问遂书法研习班”,由专业书法家给予培养提高,这也是上海书法界过去以市青年宫为平台培养书优秀法人才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