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法国外长

打造全域消费场景,上海大世界百个演艺娱乐新物种待孵化

为每个入驻项目提供20-50万扶持资金,提供最高100万元低息贷款用以孵化项目,背后还有5个亿产业基金注资……4月28日,上海大世界举办了一场“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开放日”主题活动,公布了这些产业升级突破性举措。

发布会现场

当天,作为新物种孵化器首批两个落地标杆项目——惊悚鬼混沉浸式笑场《开关SWITCH》与首度推出“沉浸式游乐剧场”概念的《轮盘》主创团队在活动现场进行了推介,同时近百位演艺娱乐行业、投融资界代表和相关专家及媒体,一起观看感受了两场“新物种”的现场演出。

大世界 视觉中国资料图

上海大世界作为远东第一游乐场,如今已经成为演艺新空间聚集地,也是上海文旅产业新地标,目前有26个演艺新空间,每年超5000场演出,以及演艺娱乐餐饮消费齐聚的丰富业态。

此前,在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上海大世界正式发布了“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战略。此次回到上海主场,上海大世界副总经理许丽再次进行了战略发布和解读。

她表示,“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战略”是大世界继空间升级后的又一突破性举措。孵化器战略的终极目标,是打造‘消费即体验、体验即内容’的产业新生态。通过“创意孵化—商业验证—规模化复制”全链路服务,通过整合金融、技术、人才、场地、市场五大核心资源,打破传统演艺项目“创作—演出”的单一模式,推动演艺项目从“单点内容创新”走向“全域消费场景渗透”。

大世界内部海报走廊 视觉中国资料图

许丽表示,所谓“演艺娱乐新物种”,是指打破传统娱乐边界,打破观演边界,强化娱乐互动,创造全新体验形式、消费场景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新产品”。在她看来,当下的演艺娱乐从单项的传导更多变为双向的共创,新生代的观众更热衷于成为演出的“共谋者”,并在一个演出场域中找到情绪共鸣,与此同时,演艺娱乐的商业模式也开始多元化,不只是演出票的消费,更是走向周边和全域的消费。此外,演艺娱乐也在拥抱各种新技术,和手机等现代生活方式争夺注意力。

而基于当下行业的痛点和短板,大世界希望通过金融赋能、场地赋能、人才赋能、技术赋能、传播赋能等多个方面,为新产品新项目的孵化提供帮助。

目前,首个孵化项目《开关SWITCH》以上海大世界为起点,已经实现90%上座率与二个月回本纪录,并在全国开启输出,验证生态商业闭环逻辑,被视为“新物种”孵化的典型样本。项目制作人介绍,这部作品尝试以惊悚和戏剧的跨界,话剧和密室的跨界,感官和交互是作品非常重要核心元素。

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大世界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与首批项目正式签约。两部孵化剧目都将通过“技术赋能内容、数据反哺商业”的创新路径,以用户来推动剧情走向调整,实现“一场一策”的个性化消费体验,激活用户价值、重构消费场景的模式。

大世界资料图

此外,托璞司文化将和上海大世界合作打造偶像培养生态的“大世界Topclass偶像学院”。浙江泰隆银行将和大世界携手推出“大世界演艺贷”项目,对生态内符合条件的文创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同时,大世界基尼斯中国魅力榜品牌亦在现场发布将于今年打造“演艺娱乐新物种”专项榜单,为更多优质项目提供展示与商业化加速平台。

上海大世界方面表示,未来三年,将以“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战略为核心,通过“孵化超百个新物种、新消费场景,带动超50亿产业规模”,助力上海演艺娱乐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