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链”动齐鲁 智绘未来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席卷全球,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8月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浪潮人工智能工厂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引擎”专场,分享山东人工智能产品的硬核实力,共话产业发展新机遇、智能时代新引擎,见证山东培育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坚定步伐。
本场见面会,特邀请浪潮集团、中移齐鲁创新院、政和科技、青岛国实4家企业参与记者见面,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优质产品,重点交流山东在科研、产业、政务、民生等人工智能各领域的蓬勃活力和创新动能,擦亮AI领域的“山东好品”,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向千行百业深度融合。这不仅是对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山东人工智能产业从“单点突破”到“链群共进”的生动注脚,为产业未来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以“链”为基,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产业链,犹如产业发展的“筋骨”,串联起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共进的强大合力。浪潮集团立足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不断深化产业落地实践,推动大模型落地68个领域,在全国布局122个云中心、557个分布式云节点,打造了中国最大的分布式智能云,其依托国内1000+云舟联盟和海外400+海若智能体联盟生态伙伴,积极助力行业用户打通智能化落地“最后一公里”;中移齐鲁创新院依托立足山东产业优势,秉持“立足济南、面向山东、辐射全国”的发展理念,围绕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数据要素三大方向,构建覆盖“网络-算力-数据-模型-平台-应用-安全-服务”的全栈能力体系,助力山东制造强省、数字强省建设;政和科技立足山东,走向全国,服务23个省、110多个地市、310多个园区,沉淀了海量企业精准数据,构筑基于数据和平台的市场壁垒,发展成为国内头部的“人工智能+”产业服务企业;青岛国实紧扣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致力于打通“科技强到经济强”的通道,加速海洋AI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正加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在产业链上各司其职、各展其长,共同构筑起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强大根基。
以“链”为桥,促进协同创新发展。产业链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在山东人工智能产业链中,企业之间通过技术交流、资源共享、联合研发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从基础算法研究到应用场景拓展,从硬件设备制造到软件系统开发,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紧密协作,形成了创新的“接力赛”。这种协同创新模式,不仅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也降低了创新成本,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让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占发展先机。
以“链”为翼,飞向广阔发展天地。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产业自身的壮大,更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山东通过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在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农业领域,智慧农业的兴起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助力乡村振兴;在服务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为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和体验。人工智能产业链,如同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带动山东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也为山东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站在数字时代的风口回望,山东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崛起,并非偶然。在此过程中,政府的引导支持、企业的创新进取、人才的智慧汇聚,共同奏响了产业发展的激昂乐章。从浪潮集团的“算力中国”,到中移齐鲁创新院的“智聚平台”大模型底座,从政和科技的“政策智能体”对企服务,到国实科技的“海悟”大语言模型,这条链上凝结着“厚德载物”的底蕴,奔涌着“敢为人先”的闯劲,他们深耕各自领域,构筑起了产业的光明未来。
当更多“链上明珠”在齐鲁大地闪耀,山东必将以AI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绘出更壮阔的时代图景。(文/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