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为什么越便宜的新能源汽车, 车尾就越容易挨撞, 是因为车主差钱?

最近我注意到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新低端新能源汽车的车尾往往会有撞击的痕迹,尤其是在后保险杠中间位置,经常能看到有凹痕或者刮擦。

有人说,这肯定是遇到了追尾车祸,但后来我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因为车祸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凭什么不幸就要发生在低端新能源汽车身上?

后来我琢磨了半天,居然发现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和穷有关,果然这天下事情,都摆脱不了一个钱字。

低端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后面容易挨撞,最大的问题就是,司机在充电的时候很难判断车位和充电桩的距离。

有人说不是有倒车雷达或者倒车影像吗?可问题是,高端车型后面至少会安装4个倒车雷达,而有些低端车型后面就只有两个,这样怎么能满足需求?

还有一些低端车型为了节约成本,直接把摄像头装在车牌照框的上方。这样可起到隐藏摄像头的作用。可如果真要起效果的话,最好的地方是装在车尾最高点,但为了成本和设计上的考虑,低端车型没有这样做。

这就直接导致摄像头拍照太靠下了,没办法拍下充电桩的全貌,导致司机没办法判断距离或者根本就看不到充电桩,于是就撞上去了。

另外,低端新能源汽车往往会到公共充电站去充电,这里环境非常复杂,车位也极为狭窄,充电桩立柱往往位于车位中间,再加上绝大多数都是晚上下班后充电,光线又不足,地面标线也模糊,于是又撞上去了。

撞了就撞了吧,最要命的是,像这种小小的碰撞根本就不值得走保险。假如一辆低端新能源车每年缴纳3000元的商业保险,而一旦出险之后,第二年费用就会变成4000元,这样一来车主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我要是自己花钱修复,估计也就是个三五百块钱的事情。但一旦报保险,第二年保费立马涨上1000块钱,那还是老老实实花钱修复吧。刚打定了主意,等到去修理厂的时候又想,反正是车屁股后面,平时我也看不着,不如就别修了吧。

你看,这样想来想去,最后车主决定为了口袋里面的银子考虑,还是忍受一下视觉的难受吧。时间长了后,这些车今天碰一下,明天碰一下,也就出现了越便宜的车屁股后面越惨的样子。

而高端车呢,一方面各种配置很高,被碰撞的可能性并不大。另一方面很多人家里都有充电桩,自己在家充电,环境简单,而且也熟悉,再就是人家也不太差钱,人家差的是个面子,自然而然,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