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珠新一代AI应用“垂类模都”! “模方智能体”启动|琶洲算法大赛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大模型前沿技术分论坛暨琶洲模方孵化项目展示在广交会堂举办。
本次论坛汇聚了学界泰斗、产业领袖、明星创业项目及一线投资机构的众多精英,通过主题演讲、基金签约、项目路演、模方智能体发布及AI问辩等一系列精彩环节,全景式地展现了琶洲在AI产业化道路上的决心、路径,以及琶洲模方项目孵化的初步硕果。
设立基金维护产业生态
活动现场由亚洲科学院院士、意大利技术研究院资深科学家、法国机器人协会副会长RyadChellali院士的开场致辞拉开序幕。RyadChellali院士表达了对琶洲算法大赛的高度认可,并对琶洲模方孵化成果寄予厚望,希望通过琶洲模方搭建起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打造海内外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领航平台。
接着,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清智资本及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张煜博士为与会者揭示了琶洲模方的“孵化密码”。清智·琶洲模方是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支持下成立的创新孵化平台,张煜博士将这一“孵化密码”概括为一套“IP+孵化器+基金”的立体化赋能体系。
依托AIR的强大科研实力,琶洲模方为创业团队提供对接全球顶尖专家的技术指导;聚焦“AIAgent”与“智能终端”两大核心领域,重点布局空间智能、数字医疗、数字营销、具身智能、智能硬件、智能芯片六大方向,构建“2+6”产业矩阵,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多元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通过场地、算力、基金、专家指导和产业资源的全方位助力,琶洲模方正致力于构建一个良性、完善的创业创新孵化生态。
接下来,活动迎来了一个标志性时刻。资本的注入,为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级调研员史春风与广州市海珠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伟锋的共同见证下,广州基金助理总经理、广州新兴基金董事长付燕与海珠城发集团董事长何来刚正式签署了琶洲模方基金合作协议。这支基金的设立,标志着琶洲“技术+资本”的产业生态迈出了坚实一步。
业界专家分享前沿洞察
冲破“创新黑盒”不仅需要创业氛围,更需要前沿思想的指引。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重量级学者,从算力底层到智能应用,分享了他们对产业未来的深刻洞察。
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华胥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主席容志诚博士带来了题为《RISC-V如何重构数据中心算力》的主题演讲。
容志诚指出,在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指令集架构的自主可控成为关键。RISC-V以其完全开源、无专利束缚、高度可定制和低成本的优势,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打破现有垄断、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在应用层面,人工智能正努力从理解语言走向与物理世界交互。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冯诺伊曼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光影焕像创始人谭平教授以《空间智能:三维感知、三维生成与三维运动》为题,描绘了“3D+AI”的未来。
此外,来自琶洲模方的三支代表性团队分别登台,展示了他们在文生蛋白质大模型、空间智能大模型以及3D生成大模型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突破。
项目路演结束后,论坛举办了模方智能体发布仪式。来自优逸人工智能、动易科技、智动未来等12位创始人及代表登台,共同启动“模方智能体”,琶洲模方成立仅半年,已成功孵化了29个智能体成果,并在今天集中发布其中12个代表性成果,进一步打造海珠新一代AI应用的“垂类模都”。
统筹|梁怿韬
文|记者徐振天
图|记者黄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