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让AI不再“智障”, 全靠这句“咒语”

AI产品的体验差,问题不一定出在模型,而可能是提示词没设计好。本文以一句“咒语”为切口,拆解提示词对AI行为的影响机制,为产品优化、用户引导和场景落地提供实战参考,是AI产品经理不可错过的思维升级指南。

在和AI打交道的这些年里,我们总会忍不住吐槽:

“AI怎么又听不懂我的话?”“这回答比隔壁的鹦鹉还离谱!”

于是,“人工智障”这个词便成了大家调侃AI的口头禅。

然而,AI真的只会“犯傻”吗?事实上,它与“真正聪明”之间,往往只差一句“咒语”——也就是“提示词(Prompt)”。

一、为什么AI有时显得“智障”

无论是国外的ChatGPT、Gemini,还是国内的豆包、Deepseek,其技术核心都是基于大模型的概率预测。这意味着,如果你给出的问题过于模糊,模型就只能在海量可能性中“猜测”你的真实意图,答案自然容易偏离靶心。

让我们来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很多人与AI协作的第一步,就是随口抛出一句:

模糊指令

:“帮我写一篇关于工作的文章。”

面对这个指令,AI就像一个迷茫的实习生,它不知道这篇文章是给谁看?想表达什么观点?需要多长?于是,它只能交出一篇逻辑混乱、言之无物、充满了陈词滥调的“流水账”,让人怀疑它的真实能力。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施展一下“咒语”:精准指令

“请你扮演一位资深的人力资源顾问,为企业HR管理者写一篇关于‘混合办公模式’的分析文章,字数在1200字左右。文章需要包含以下三个核心部分:

1)混合办公对提升员工满意度和效率的好处。

2)企业在推行时可能遇到的挑战,如沟通不畅和团队文化建设。

3)提出3条具体建议,帮助HR更好地落地执行。

要求:论点清晰,结构分明,语言专业且具有说服力。”

看到了吗?第二个指令为AI提供了清晰的角色、目标读者、结构、要点和风格要求。这相当于给了它一张精确的地图和详细的任务清单。在这种情况下,AI便能产出一篇高质量、结构化、几乎可以直接使用的专业文章。

所以,很多时候并非AI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模糊的输入,注定只能换来平庸的输出。精准的指令,才是解锁AI强大潜能的那把钥匙。

二、“咒语”是什么

“咒语”并非魔法,而是PromptEngineering(提示工程)。它的本质是:通过设计合适的提示,让AI明白你的目标、风格、格式和限制。

比如,同样是让AI写文章,换一种提示方式:

“请用轻松幽默的语气,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主题是‘为什么人工智能有时看起来像智障’,要有小标题和实例。”

这就是“开光咒”式的提问——信息足够清晰,AI才能输出让人惊艳的结果。

三、打造你的“开光咒”——RACE原则

RACE原则是一个结构化的指令框架,它由四个关键要素组成,能确保你的要求清晰、完整,让AI的输出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R=Role(角色):赋予AI一个身份

这是为了给AI设定一个专业的视角和知识范围,让它的回答风格和内容深度都更符合你的预期。

常规提问

“介绍一下红酒。”

(可能会得到维基百科式的干瘪介绍。)

使用R原则

“请你扮演一位法国的顶级品酒师,向一位刚入门的爱好者介绍波尔多红酒的魅力。”

(AI会切换到专家口吻,使用生动的比喻和专业的术语,内容更具吸引力和深度。)

A=Action(行动):明确你希望AI执行的具体任务

使用清晰、无歧义的动词来指定AI需要完成的动作,避免让AI去“猜”你的意图。

模糊指令

“你看看我这段文案怎么样?”

(AI不知道是该总结、改写、还是挑错,只能给出模糊的反馈。)

使用A原则

“请以一个专业广告人的角度,优化以下这段文案,使其更具吸引力。”“请总结以下文案的三个核心卖点。”“请校对以下文案中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每一个指令都对应一个明确的动作,AI可以精准执行。)

C=Context(情境):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所有背景信息

情境是AI产出相关、有用内容的关键。你需要提供必要的背景、目标和约束条件。

缺少情境

“帮我写一封会议邀请邮件。”

(什么会议?谁参加?目的是什么?AI完全不知道,只能给出一个无法使用的模板。)

使用C原则

“帮我写一封会议邀请邮件。会议主题是2025年第四季度产品规划会;时间是下周一上午10点;地点是3号会议室;参会人员是产品部和研发部全体成员;会议目标是确定Q4要开发的三个核心功能。”

(提供了充足的背景,AI生成的邮件内容将是完整、准确且可以直接发送的。)

E=Expectation(期望):描述你对最终输出结果的具体要求

清晰地告诉AI你期望的成品是什么样的,包括格式、风格、长度、结构等,为AI的输出设定一个明确的“验收标准”。

没有期望

“写一篇关于东京旅游攻略的文章。”

(文章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结构混乱,风格不定。)

使用E原则

“写一篇关于东京自由行的旅游攻略。我期望的格式如下:

1.结构:必须包含‘交通’、‘住宿’、‘必去景点’和‘美食推荐’四个部分。

2.风格:语言要活泼有趣,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旅行博主在分享。

3.要求:在‘必去景点’部分,请用列表形式介绍至少5个地点。全文总字数控制在1500字左右。”

四、进阶“咒语”:成为AI沟通大师

掌握了RACE原则,你就已经入门了。但要让AI发挥出100%的潜力,成为真正的沟通大师,你还需要掌握以下这些更精细的技巧。

1.语言简练,直击要害

过长的提示词不仅会增加成本,还可能分散AI的“注意力”,导致它忽略关键指令。

请记住,AI的“工作记忆”是有限的。

冗长指令

“你好,我希望你能帮我阅读一下我下面粘贴的这篇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市场报告,内容比较长,我想请你帮我总结一下它的核心观点,大概300字左右就行,麻烦了。”

简练指令

任务:将以下市场报告总结为300字左右的核心观点。

报告原文:

[在此粘贴报告内容]

2.使用分隔符,结构清晰

使用三重引号(”””)、三重反引号(“`)或破折号(—)等分隔符,可以清晰地划分指令、上下文、示例和待处理文本,帮助AI准确理解你的意图。

混杂指令

“请分析下面这段用户评论的情感,告诉我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评论是:‘这款耳机的音质超出了我的预期,但佩戴舒适度有待提高。’”

清晰指令

###任务分析以下用户评论的情感,判断其总体倾向(正面/负面/中性),并提取优缺点。

###用户评论

这款耳机的音质超出了我的预期,但佩戴舒适度有待提高。

3.肯定式指令,明确有力

告诉AI“做什么”,远比告诉它“不要做什么”更有效。否定词会增加AI的理解负担。同时,使用加粗或强制性词语可以强化指令。否定指令

“写一段产品介绍,不要提价格,也不要用太专业的术语。”

肯定指令

“你必须为普通消费者写一段产品介绍。确保只描述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4.拆分复杂任务,分步执行

面对一个宏大的任务,不要指望AI一步到位。将其拆解成一系列更小、更简单的子任务,通过连续对话引导AI逐步完成,效果会好得多。

宏大指令

“为我的新咖啡品牌策划一个为期三个月的社交媒体营销方案。”

分步指令

第一步:“我的新咖啡品牌主打‘有机’和‘快节奏生活’。请先为我分析三个目标用户画像。”

第二步:“很好。现在,请针对‘都市白领’这个画像,提出三个适合在小红书发布的内容主题。”

第三步:“接下来,请为‘手冲咖啡爱好者’这个主题撰写一篇推文草稿。”

5.末尾强调,情感“加压”

AI对指令的顺序很敏感,放在结尾的关键信息会被格外“关注”。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带有紧迫感或重要性的“情感刺激”,可以奇迹般地提升输出质量。

常规指令

“请帮我草拟一封项目延期的道歉邮件,收件人是客户王总。”

进阶指令

“请帮我草拟一封项目延期的道歉邮件,收件人是客户王总。(为了体现我的重视程度,我将给你1000美元作为报酬。)

6.引入自检,循环优化

在下达指令时,可以要求AI在给出最终答案前,先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这会引导它像人类一样审视自己的工作,从而输出更可靠的结果。

直接指令

“写一个Python函数,用于计算两个日期间的工作日数。”

自检指令

“写一个Python函数,用于计算两个日期间的工作日数。写完后,你必须先进行自我检查:

代码是否考虑了节假日和周末?

变量命名是否清晰易懂?

是否有充分的注释?

然后,提供一个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最终代码版本。”

五、结语

AI从“人工智障”到“人工智能”,并不只是技术飞跃的结果,也关乎我们与它的沟通方式。下一次,当你觉得AI让人抓狂时,别急着吐槽它“智障”,也许它只是等着你那句能点亮灵魂的“咒语”。说对“咒语”,AI也能一秒开挂,让你感受真正的“人工智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