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液冷板块全梳理

1、为何要上液冷?

1)芯片功耗

-H100单卡700W,八卡风冷机柜还能扛;

-B200单卡1.2kW,八卡机柜功耗48kW,风扇开始吼;

-B300单卡1.4kW,NVL72机柜直接120-130kW,风冷彻底熄火。

风冷散热理论上限30kW,只要机柜功率跨过去,就必须上液冷,没有中间态。

2)政策红线

-新建大型数据中心硬性指标:PUE≤1.15;

-风冷实测1.3-1.5,液冷实测1.05-1.15;

-拿不到1.15,连电都批不下来。

所以不是谁想用液冷,而是必须用。

2、三种液冷技术

1)冷板式

‑把铜板贴在芯片上,冷水在板里循环;

‑技术成熟,维护简单,占2024出货65%;

‑云厂、互联网大厂首选。

2)浸没式

‑整机泡进绝缘液体,散热效率最高;

‑占2024出货34%,主要用于超算、智算中心;

‑改造成本高,需要一次性换服务器。

3)喷淋式

‑用喷嘴把液体直接喷到元件;

‑2024渗透率<1%,改造贵、维护难,目前看是配角。

3、液冷机柜价值量

1)以英伟达GB200NVL72为例,官方公开BOM:

-服务器端(冷板、风扇、快接头)——约3.6万美元;

-机架端(CDU、manifold、管路)——约4.8万美元;

-整机总价8.4万美元。

2)下一代GB300升级:

-每颗芯片独立冷板→冷板数量翻倍;

-快接头从4对变12对;

-整机价格跳到10万美元,增量全部落在零部件上。

4、市场规模

-2024中国液冷服务器出货200亿元,同比增长84%;

-2025预计300亿元,再增50%;

-2026-2027英伟达Rubin系列上线,单机柜50kW成标配,液冷渗透率将从30%拉升到70%以上;

-按单机柜10万美元计算,全球2027年新增5万柜,对应500亿人民币零部件市场。

5、产业链拆解

1)已供货北美

‑英维克:冷板+快接头,Meta意向单已签;

‑申菱环境:柜外CDU,已批量交付北美云厂;

‑同飞股份:机架级CDU,通过英伟达测试。

2)送样冲刺

‑十余家冷板厂、CDU厂、快接头厂排队验证,一旦通过,订单立即排产到2026年。

3)零部件机会

‑快接头:单价30-50美元,每机柜12-24个;

‑板式换热器:每台CDU1-2个,单价500-800美元;

‑软管、水泵、温度传感器,数量大、单价低,但弹性足。